全球视点!先就业再择业?治“病”不能靠吃“止痛药”

2023-03-13 11:04:38 来源:教育在线

□袁鑫洁(长江大学)


【资料图】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不要挑肥拣瘦,挑三拣四,实际上很多单位根本招不到人,但往往学生又就不了业,这就是供需中间出现认识上存在偏差的问题,先找一份工作,工作一两年积累经验再去择业。”(3月9日《中国新闻周刊》)

三月十号,“建议毕业生找工作不要挑肥拣瘦”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在此之前,“大学生就业”“年轻人内卷与躺平”“考研考公热”等与大学生毕业去向息息相关的话题,也引发着极高的关注度与讨论度。可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社会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但笔者认为,面对这个疑难杂症,“让毕业生不要挑肥拣瘦”“先就业再择业”的办法顶多是一种能暂时掩盖就业疼痛的“止疼药”“麻醉剂”,更多属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妥协。

对于学生而言,随意选择一个容身之处,恐怕难以获得对于工作的归属感和劳动的成就感,反而可能会引起“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疲惫。其次,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及时参加工作会浪费光阴,笔者倒认为,得过且过的选择后,更容易暗示自己总有退路,从而丧失斗志,持续躺平。与其在没做好功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赔了应届生身份又折青春时光,倒不如让大学生们自主经历择业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该追求的方向。

对于企业而言,“先就业再择业”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比起随时可能离开的“兼职”,企业的发展更需要稳定的员工、强大的凝聚力。“先就业再择业”招来的员工往往是把企业当成跳板,企业好不容易将员工培养成熟后,很可能蓦然回首,等来的却是员工早已准备跳走。这对企业而言,也是一把辛酸泪,只能无语凝噎。

对于国家而言,这样的配对,也是强扭的瓜,虽能解渴,但终归不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制定了许多就业计划,组织了许多招聘活动,我相信出发点是为了能促成更多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情投意合”,使同学们能够就业放心,企业们能够用人安心,而非“先就业再择业”的将就凑合,导致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相爱”全看天意。这与国家初衷背道而驰,浪费了资源,白费了努力。

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只针对学生的“局部病”,若想要治好,更需要“多管齐下”。不仅要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全面、正向发展,其他方面也要常花心思、多下功夫。

首先,学校不仅要有就业指导课、社会常识课、招聘会等课程、活动的开设,更要思考如何让它们不要变成摆设。目前,许多学生把此类课程当作“水课”,学生学习的态度固然值得商榷,但学校也不能无动于衷,反而更要思考该如何将此类课程进行一个更能吸引大学生参与的建设。

其次,企业不仅要考虑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更要考虑如何改善自身的待遇才能招到心仪的人。就业不能只是毕业生们“卷”,企业之间也要“卷”起来,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变成毕业生们抢着进的“香饽饽”,远比消极被动地“守株待兔”更值得。

此外,政府也应该更早做好准备,不要等到毕业季再吃“止疼药”,而要提前打好“预防针”。积极创新形式,及时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改进活动,加固自己沟通双方的桥梁地位,演好自己保障双方的避风港角色。如此一来,能更好地推动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双向奔赴”。

同时,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对毕业生们少一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讽,多一份彼此关照的尊重与理解。多拿真心换位思考,提出可行实用的暖心意见;少用有色眼镜进行批判,造成冰冷随意的无情伤害。为正待就业的毕业生们、将会就业的大学生们创造一个包容、自由的就业环境。

“先就业再择业”,被强行凑在一起的大学生与企业,虽然明面上能在就业大考中取得数据上的“好成绩”,但并非一份好的时代答卷。若想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还得大家用奋进之心一起努力,用“情投意合”共同书写。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