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张关于“高校疏解任务”的图片忽然传遍了整个网络。虽然这张图片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也说明在2022年-2025年,北京即将迎来“高校疏解潮”。目前已经确定疏解的高校就有五家了,分别是:北交大、北科大、地质大学、林业大学以及北京体育大学。而“环球时报”在2017年就曾经有过报导:将有十余所北京高校要疏解到雄安新区。
毫无疑问,将会有更多的北京高校将会在未来2-3年实施“疏解”,北京高校外迁的速度将会加快。
2025年之前,北京有可能将会完成“三批次的高校疏解任务”。
(资料图片)
预计有可能会有超过11所高校,接近14万名高校学生会入住雄安新区。
如果说2017-2022年是整个京津冀“规划和准备”的时期,那么接下来的2023-2025年可能将是“加速疏解时期”。
京津冀地区,一个新的“格局”其实正在加速形成。
随着雄安新区的崛起,京津冀地区将会从原来的“双城记”逐渐发展成为“三足鼎立”格局:北京+雄安新区+天津。
京津冀的本质,其实就是“京津雄”。
这一轮北京高校的“大疏解”,跟之前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个是“主校区整体搬迁,而不是开分校”。
像第一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四大高校”,基本上都是“主校区直接疏解”,尤其是本科校区,是直接搬迁过去了。
部分高校的老校区虽然还保留,但“教职员规模”已经大大减少,相当于只保留了“研究生院”之类的。
有些高校甚至是老校区也没有了,就是整体搬迁。
第二个是“除了雄安新区,北京郊区也是高校的重要选址”。
北京高校的大疏解并不仅仅是去雄安新区,北京郊区也是重要的选址:比如农大有望去平谷,人大去了通州,首都医科大学去了大兴,北京电影学院去了怀柔,中央民大去了丰台。
北京高校逐渐远离中心城区已经成为定局。
第三个是“高校疏解后,有望得到大扩招”。
北京高校疏解后,基本上都获得了“大扩招”的机会,新校区比老校区扩大了好几倍,高校实力明显得到增强。
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原来的老校区仅有1000亩,而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600亩,扩大了整整2.6倍。
同样位于海淀区的北京林业大学,校本部只有696亩,而该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6万人,而雄安校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200亩。
一句话,北京高校要想“获得大发展”,疏解出北京中心城区已经不可避免了。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疏解出北京中心城区,城区的“人口规模”将会得到迅速下降,北京中心城区“大幅降温”趋势已经确定。
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确实太高了。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9年相关数据统计:“城六区”面积仅占北京市总面积的8%,常住人口却占全市的59%。
全市超过8成的高校师生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六区”,达到70.7万人,其中海淀占了60%以上。
202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压缩高等院校中心城区在校学生规模,实现中心城区校址整体腾退。
在央企总部之后,北京高校也已经“进入了疏解的大名单了”。
而北京高校的“重新布局”,将会带来以下三大方面的重要改变:
首先是将会“减少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实现“人口的腾笼换鸟”。
2017年北京城市总规确定的“北京常住人口上限”是2300万人,如果央企总部和高校能够疏解一部分到雄安新区,那么常住人口规模肯定要下降。
随着常住人口规模的迅速下降,北京就可以适当增加“积分落户规模”,放松“户口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中高端人才进京”。
这就是“腾笼换鸟”。
所以对于北京来说,高校走了,可能新的人才又来了。
其次是拉动雄安新区的巨大发展,尤其是极有可能会提高雄安新区的“高考录取率”,雄安新区有可能会成为京津冀“第三个高考红利区”。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三大高考红利区:分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
这三大地区的高考录取率、211高校录取率都普遍高于全国水平。
所以这三大城市,被称之为“高考红利区”。
那么,随着大量的北京高校“疏解雄安新区”,雄安的“高考录取率”极有可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何况这些高校都是“教育部下属的211大学”。
未来雄安新区的“户口红利”有可能堪比“北京第二户口区”。
雄安新区要想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和人才”,户口红利应该是“重点手段之一”,雄安落户难度不小。
第三,会改变整个北京,甚至是京津冀的产业布局。
知名高校并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有名的工科大学聚集区,往往是一个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业公司”的聚集区,所以很多城市都是围绕工科大学集中的地区,设立“高新区”。
比如北京的“海淀区”,就是“国家级高新区”,民营科技公司云集。
所以随着大量的北京高校疏解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未来的“科技创业企业”规模不会小,雄安大学城的设立会推动整个雄安新区“产业链”的快速形成。
当然对于北京来说,随着高校的外迁,本质上也会带动产业的外迁。
比如海淀区的高科技企业,就逐渐从北三环、四环逐渐向北五环的永丰地区转移疏解,北京民营的金融企业,未来也会向通州的人大、清华金融学院来转移疏解。
所以高校的重新布局,本质上也是产业的重新布局。
综上所述,北京高校“大疏解”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京津冀地区开始从“双城记”走向“三足鼎立”。
下一个五年,将是北京改变最大,加速改变的五年!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